《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1《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语言凝练,思想内涵深刻的文章。朗读感悟难度比较高。但我想借助这一课巩固以前教过的阅读方法,同时也向各位老师展示我校的校本研究的成果。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标》在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六年级的学生,从上四年级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读书做记号的一系列阅读实践活动,我们的读书做记号在各年段的要求不一样。四年级时,我们开始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从本意和含义进行体会批注,五年级时我们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会批注,到现阶段,学生已经能够初步地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理解批注,留下自己的思维痕迹。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课堂上学生的体会批注落到实处,养成倾听和记笔记的习惯,我们在六年级重点研究了课堂上的二次批注。
我们选择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的教学为大家提供一个二次批注的研究案例。因为这篇课文比较长,所以我做了这样的安排:在第一课时,我主要安排了初读课文,了解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样子这两个重点内容,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对自己的初读感悟进行了批注。第二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为什么这么神奇,使作者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批注的训练。这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两个教学内容:
一,听读导入新课。
通过听读最后一段话,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同时为精读课文重点段做准备。因为这篇课文篇幅长,在文中表现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神奇而令人望而生畏的语句有多处。如果一一交流,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为了更好地落实二次批注的训练,我们在听读的基础上构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是怎样在与环境的抗争中没有抱怨,没有畏怯成为了一株神奇而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的这个话题,缩小了学习内容的范围。
二,汇报交流,进行二次批注。
叶圣陶老先生老早就主张要把阅读过程处理成学生独立阅读和师生集体阅读相互结合的过程。他认为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分为预习报告与讨论练习三个阶段,并提出预习是训练阅读最重要的阶段。叶老说: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再次反复认真读课文,在自己认为关键的语句处批注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学生在预习时的感悟可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所以我以一处语例为例,指导学生在读中进行多角度的感悟交流,并进行二次批注,把自己新的感悟到和受到的启发批注出来。
在此基础上,再以一语例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在同学的交流中运用所学的方法,抓住提示思维的关键词语一边听一边批注。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以及关键句,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体会它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人格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感悟。
3、体会作者用心观察自然,以及正面描写、联想想象、环境烘托、对比反衬等写法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感受高原,感知柳树
1、学生欣赏青海高原风光图
2、学生认读词语并选词描绘青海高原风光。
广袤无垠深邃
青草覆盖凝滞
青石嶙峋铁铸
寸草不生赭红
3、师生补充介绍青海高原,进一步了解环境状况。
4、出示青海高原一株柳插图。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学生看图描绘。
5、在作者陈忠实的眼中它又是怎样一株柳?学生读课文1、2小节。
找出两小节中的反义词。(标出:平常神奇)
6、作者说它“平常”是因为——(学生结合第8节介绍作者家乡)
7、质疑:司空见惯的柳树,作者为什么要说它“神奇”?(板书:神奇?)言为心声,读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二、品读词句,感受“神奇”
1、学生默读课文5至7节,圈划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之处,写下批注。
2、学生集体交流,品析词句,体会“一株柳”成长的艰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5~7节。
(1)样子神奇(“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绿得苍郁,绿得深沉”“撑立”“锻铸”)
(2)萌发神奇(“遥远”“随意”“恰遇”“有幸萌发”“持续的干旱”“全毁了”“一茬一茬……旱死”“熬过……却躲不过”“绝不宽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3)壮大神奇(“一次又一次摧毁”——“虐杀”“冻死”“铺天盖地”“雷轰电击”“劈断”;“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复苏”“重新抽出”“多么顽强的精神”)
3、学生整理交流所得。填空: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它从()来到青海高原,熬过(),躲过(),奇迹般地萌发。它经历过(),经历过(),在()后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顽强地壮大。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树干和树枝();叶子()。使人感到()。
4、整理填空,出示诗歌,学生齐读。
从遥远的河川
来到青海高原
熬过持久的干旱
躲过严酷的寒冷
奇迹般地萌发
在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中
冻死了
又复苏
在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中
劈断了
又抽出新条
一次又一次摧毁
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顽强地壮大
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
树干和树枝
呈现出
生铁铁锭的色泽
粗实而坚硬
叶子
绿得苍郁
绿得深沉
给人以生命伟力的
强大感召
5、用“有的……有的……”或“要么……要么……”或“或者……或者……”的句式说一说青海高原上没有其他任何树的原因。
6、小结:这平常傍水而立,看似弱不禁风的柳树能在高原上萌发、壮大是神奇的。
三、对比讨论,感悟品格
1、作者望着青海高原一株柳,又联想到家乡灞河旁的柳树,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学生速读第8节,找出一句。(出 ……此处隐藏11513个字……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教学结束,我反观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
一、提纲挈领,层次分明。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如果把课文视作一个圆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课文这一“球体”必定会对它保持向心力。“神奇”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就使全文神聚了。在这堂课上,我始终紧扣“神奇”两字,以“神奇”为切口,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研读文本。
课一开始,问学生:在作家的心目中,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随即板书“神奇”,并出示这句句子。紧接着就请同学们随着作家的视角亲眼目睹这株柳树,看看这是一株怎样“神奇”的柳树?在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等感受柳树外在的神奇。在理解柳树顽强非凡的生命力的时候,我紧紧抓住“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这两句中的“巍巍然”和“撑立”上。然后非常自然地用一句话“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仅仅是指它样子的神奇吗”过渡到第六、七小节,抓住“干旱”、“寒冷”“不可思议的奇迹。”“经受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一遍又一遍引读这句话,让学生了解这株柳树在经历了无数次干旱、严寒、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却又能一次次活过来,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到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神奇!
二、含英咀华,化解难点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感悟能力,是指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能力。学生要进入美妙的阅读“佳境”,须“悟文”,须“入情”,须“传声”,因为文美感目,情美感心,声美感耳。本着从大处着眼,抓重点字词的原则,我把切入点放在了“为什么说这株柳树是‘神奇’的?”这条明线上面,引导学生从“柳树的样子”和“柳树的成长历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再通过对每个段落中的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挖掘作者的情感深化这条潜藏于文本的暗线,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而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这堂课上,老师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入境悟情,体察文字的灵魂。第一次回归“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句话是在刚接触这棵柳树的时候,学生读这个句子时情感上是空白的,他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文字表面所传达的信息;在了解了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之后,老师又一次引导学生读这个句子,这个时候学生基本能初步感悟这棵柳树身上具有的精神;学习了这株柳树不平凡的生长过程后,再读这个句子,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相当丰富,对这棵柳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已能意会言传;等到将家乡灞河的柳树和这株柳树一比较,学生第四次回读这句话的时候,这株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已经从文字的柳树转化成了一棵有生命有温度的树了。一次次读,一次次悟,在朗读中达到情感上一步一步的提升。读,反复地读,就能有所悟!让学生反复读就必须让他们一次比一次读得带劲,这就要巧妙地、不厌其烦地激发。从读中,学生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这一点,我这堂课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引导对比,意会主旨。
在教学第8自然段采用了对比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吸引人处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处,并说说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自己的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升华,并逐步渗透到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既是情感上的感悟,也是学法上的指导。
四、整体回顾,体会哲理。
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分利用文末的点睛之笔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
小结上文的学习,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如果评选最具魅力的十棵树木,我想青海高原这株柳一定入选。要是让你从课文中找几句话作为这株柳树的颁奖词,会是哪几句呢?引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一线希望”。探讨柳树是靠什么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以“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读着这句话,自然会想到哪些人?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揭示人生哲理。此时的学生心中都被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有不吐不快之感,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站在这棵柳树下,写下自己的感受,并进行交流。让学生再次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就会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在感受到教学时的成功体验之余,我也觉得语文课堂永远存在缺憾:一、课堂容量大,体会不够充分。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为了体现这次我校教研活动的主旨“减负增效”,而选择两课时教完课文,但是课堂容量很大,明显有“赶”的现象,朗读和体会仍不够充分,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环节,有点到即止的缺陷。同时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对我本人、班级中的学生都是一大考验,整节课大家不会有半点闪失,注意力高度集中,但班级中总会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的思维会跟不上趟,缺少自我思维、感悟的时间。以后在自己的课堂中对重点内容应放慢一点节奏,让大多数学生能充分感悟,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二、由于学校在搞基建,多媒体教室不能全部使用,我制作的课件没有带进课堂,因为有时我们的语文文字毕竟是无力的。特别是本课中所涉及到的青海高原,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再加上课文中只是运用语言直接描述,因此仅仅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环境的恶劣,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实质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在本堂课上,能将图片和音像带入课堂,效果会更令人满意。教学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有了遗憾,课堂教学才更加亮丽。所以,对于遗憾,让我会坦然面对。
下一次,会更好!
文档为doc格式